感受文字的魅力人性说是荀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荀子看来,人性中存在恶的因素或趋恶的倾向,是以必须通过礼义来引导和塑造,方能使之向善。
伴随着19世纪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的扩张,以欧洲为中心书写人类历史成为国际学界的习惯做法。各个民族、国家的历史书写理论也都无一例外地受到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历史书写理论的强烈影响和支配。
11-17
李白学习汉魏诗风,其乐府诗以善于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著称。其中如侠客、谋士、游仙之类的形象,最充分地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历来为学者所关注。
11-17
在中国古典知识体系的建构中,对待是一种重要的认知范式与言说方法。所谓对待,就是两两相对、相反相因。在古人的意义世界里,对待是一种遍布天、地、人的普遍存在,
11-17
“持宠处位终身不厌之术:主尊贵之,则恭敬而僔;主信爱之,则谨慎而嗛;主专任之,则拘守而详;主安近之,则慎比而不邪;主疏远之,则全一而不倍;主损绌之,则恐惧而不怨。”这段话,不仅阐述的是事君之道,更是告诉了我们修身处世及始终不被厌弃的方法。
11-15
这个话题分别选自《荀子》《王霸》篇和《仲尼》篇。《荀子・王霸》里有这样一句话:“非本政教也,非致隆高也,非綦文理也,非服人之心也”;《荀子・仲尼》有:“致贤而能以救不肖,致强而能以宽弱,战必能殆之而羞与之斗,委然成文以示之天下,而暴国安自化矣,有灾缪者然后诛之”。这两句话精辟对比分析了荀子心中的霸道政治与王道政治,而荀子更推崇 “王道”。
11-15
这位面容清癯、望之俨然的长者,就是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他手中,是要排版付印的《光明日报》新一期《哲学研究》专刊用稿。
11-14
茅盾不但是“新文学”的缔造者之一,还是中国共产党最早一批党员。他生在南方、长在南方,革命胜利之前长期在南方生活、斗争。
11-14
陶渊明诗歌一般被认为第一次让田园成为诗的主题,而且创造了士大夫隐逸的审美空间,为后人开创了一种可能的生活方式。
11-01
此书并非单纯的学术著作或历史文本,而是以厚重笔触映照中国近代史关键篇章、承载国家记忆的重要载体,为世人揭示了故宫文物南迁背后关乎民族文脉存续的壮阔历程。
10-30
1892年,邓以蛰出生于安徽怀宁,是清代碑学、篆刻、书画大家邓石如的五世孙。其父邓艺孙精于中国古代诗论,雅擅词翰,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对邓以蛰走上学术道路有着重要影响。兄长邓仲纯与邓以蛰一同留学日本,专攻医学,与同乡陈独秀有密切交往,后于医学界颇具声名。其弟邓穆、邓以从亦为学人,曾任教于复旦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
10-27
李白学习汉魏诗风,其乐府诗以善于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著称。其中如侠客、谋士、游仙之类的形象,最充分地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历来为学者所关注。
11-17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爱喝茶,不可一日无茶。早中晚各一壶。近年来甚至临睡前还要泡上淡淡的一壶,夜间醒来,可以啜上一口。
11-14
“两岸的山看得见不会碰头,两河的水看不见也会合流。”造访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的宜宾,我的脑海里很自然地冒出流传于岷江上游的这句话。
11-14
不知你注意到了没有,在千鸟万兽亿昆虫的庞大生命军团中,只有鹤被赋予了一个“仙”字,称作“仙鹤”,这是高贵的加冕。
11-14
母亲每年都要种上一片芋头。种芋头需要沙土地,我家的芋头地在离村庄三里远的地方。
11-14
岁月流金,深情不改。中国书协原理事,国家画院研究员赵学敏先生,曾在八闽大地深耕多年。这片依山傍海的土地,不仅镌刻着他的工作足迹,更沉淀着他对闽山闽水、闽人闽情的深厚眷恋。
11-17
这几日,北京的秋风又紧了。走在胡同里,见着街坊们拎着刚上市的苹果,红艳艳的,在网兜里挤着挨着,我便不由得想起庆阳的果子来。那儿的苹果,甜得厚道,甜得实在,像极了那片黄土地上的人。
11-14
为了欢度2025年重阳节,野草诗社、中华诗词学会企业家诗词工作委员会、科技与文创诗词工作委员会及玉寿文化艺术苑等机构组织全国部分地区诗人创作主题诗词作品,现辑选部分以飨读者。
10-27
于大千世界中,驴是个毁誉参半且颇具争议的物种。细想想,哪个物种又何尝不如此。尤其是像老白所称驴爹这样的人。
10-22
柳宗元和柳有缘。他不仅姓柳,而且曾经主政柳州,因此被称作“柳柳州”。他还在柳州的柳江边大种柳树。可以想象,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期间,柳州城的柳树数量定然陡增。他还写下了一首流传广泛的诗《种柳戏题》:“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