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胡月
《科学外史Ⅳ》、《科学外史Ⅴ》是一套妙趣横生又经得起读者反思的“科学史八卦”,创建中国高校第一个科学史系的江晓原教授,延续5年前那种可爱的幽默感,将伟大的神坛与肃穆的祭坛再次同时推到“好奇者”面前,让人在字里行间轻松且从容地穿梭于多个时空的多个学科,感知到有深度的知识也可以极为有趣,同时,恍然大悟——“我们可能仅是知道,但未必知道如何鉴别”,学会质疑、记得怀疑,远比盲目“吸收”更值得成为时代精神。
奥本海默的经历只是科学史上并不罕见的“人性丑闻”,换言之,我们认为科学家如宗教圣女般“纯洁无瑕”也是天真且无知。
科学成就与个人私德的“偏离”,有可能呈现出令现代人咋舌的事实,如玛丽·居里和丈夫的学生保罗·朗之万的婚外情;薛定谔和他那些如花似玉的情妇之间的风流韵事,当然,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恐怕是燕婉之欢后的闲暇时光,创立了“稳定量子力学乾坤”的薛定谔波动方程;2017年关于爱因斯坦传记的美剧《天才》第一集,则是把“吟猿抱树”升华到一种无缘生津的境界。
在《科学外史Ⅳ》的“牛顿外传”里,我们看到了这位天才的另外好几面——造币厂督办和经济警察、微积分发明第一人的捍卫者、反胡克斗士、“最后的炼金术师”。牛顿与莱布尼茨的“微积分发明第一人”之争,背后必然牵扯到英国和法国这对“世仇”间的国家荣誉之争。
《科学外史Ⅳ》提到,莱布尼茨是1684年10月发表了数学史上第一篇关于微积分的内容,但牛顿早在1669年就已写成。迟迟未发表的原因,除了牛顿内敛的性格,还在于同时代另一位科学家、时任皇家学会实验主任、牛顿的顶头上司罗伯特·胡克的“嫉贤妒能”。牛顿30岁就已经入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这让一直混资历才平步青云的“老学阀”胡克情何以堪?如古今中外所有心胸狭窄却居高位者一样,胡克对这位在科学界初试啼声的后辈各种泼冷水。更令牛顿意想不到的,是当时的另一位学界大佬、荷兰科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也站在了胡克阵线。
连续“受伤”,牛顿心灰意懒,一度不愿发表当时已经成型的微积分方面的发现,也就为数年后的“牛莱之争”埋下了伏笔。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等到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后,开始了“老实人的反击”——那是一句话和一幅画。“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世人习惯将牛顿的这句名言视为谦虚警句,却忽略了这是牛顿对身材矮小、其貌不扬、风流成性的“大反派”胡克的嘲讽。绅士的回击自然要用“优雅的软刀子”,让对方不舒服却从表面挑不出一点儿毛病——恰如“等我当了皇帝就封你当太子”。等到了1703年,胡克去世,牛顿当选为皇家学会会长,另一项复仇悄悄启动——学会仅有的那幅胡克画像在皇家学会迁往新址途中离奇失踪了。
瞧,牛顿也是人,是个有脾气但更有心机的男孩。
书中极为全面的批判性解读,让人感受到醍醐灌顶的畅快,而如这样使得神刊走下神坛,成为“思想祭坛”上的供品,帮助个体成长,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质疑”精神——它恰恰是这个遍地娱乐、怠于思考的年代极为稀缺的。科学不是没有错误的,科学家也不是高不可及的。这样的事实如果以论文形式进行宣讲,必然显得曲高和寡。亲近大众的形式自然是由浅入深——像《科学外史Ⅳ》《科学外史Ⅴ》这样以八卦展开,以趣闻入手,通过无情剖析科学的前世今生和科学家的“粗语趣闻”,破除大众的盲目迷信和无端崇拜。最后希望达到的目的,自然是作者江晓原在书中无声提及的——全面看待科学、科技问题,时刻保持理性、警惕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