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7月28日,以“新空间 新业态 新模式——图书馆馆长谈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为主题的2025角楼论“谈”活动在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角楼分馆举行。来自图书馆界的专家学者、基层图书馆馆长齐聚一堂,探索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建设的新思路,旨在为人民群众享受更为便捷、更高品质的文化服务出谋献策。
本次活动由首都图书馆、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承办,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公共文化专业委员会协办。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院院长倪晓建主持。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二级巡视员胡国伟,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霍瑞娟在致辞中,分别从地方实践与国家战略层面,强调了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对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核心价值,以及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作为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载体的重要作用。
主旨发言环节,三位行业专家围绕活动主题展开深入解析,分享前沿理念。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邱冠华聚焦“直达基层与少儿”,直指少儿阅读关乎全民阅读的深化,关乎社会进步,也关乎图书馆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北京大学教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李国新以“完善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直达基层的承接载体”为题,明确建立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直达基层机制具有三个关键要素:优质、直达、机制;首都图书馆副馆长李念祖则以“数智时代,一个图书馆的跨维 ‘进化论’”破题,揭示了数字化转型如何为传统图书馆注入“破壁”之力。这些观点不仅是对行业趋势的精准预判,更包含着实践难题的解决方案。
会上,来自北京市东城区和西城区、河北省沧州市以及山东省济南市的代表依次分享了各地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生动实践。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副馆长高磊阐述了东城区深入探索“图书馆+”融合发展模式,创新推出区域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文惠东城”的创新实践;北京市西城区阅读推广中心副主任张春霞介绍了西城区公共阅读空间品牌“悦读湾”建设运营经验以及持续升级建设路径;河北省沧州市图书馆馆长宋兆凯分享了沧州市“图书馆之城”项目品牌“遇书房”的建设路径;山东省济南市图书馆副馆长刘昱说明了泉城书房选址、氛围、活动、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思路。
本次角楼论“谈”活动构建了集思想交锋、经验互鉴、资源对接于一体的全国性平台,让前沿理念与基层需求直接对话,让成功实践转化为可复制的方法论。与会者在观点碰撞中理清思路,凝聚共识,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增量。未来,随着“图书馆+”模式的深度拓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加速布局,优质文化资源将以更精准的姿态触达基层,让每个社区、每个乡村都能拥有滋养心灵的文化港湾。(宫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