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方殊音
父亲母亲特别是后者,常被文学界誉为全球文学创作的母题之一。历数古今中外,书写自己父母的作品,可谓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感怀颂扬父母生养之恩德,塑造了人类的价值观念,积淀了人类生生不息的爱。
年近花甲之年的学究老白,也曾写过多篇有关母亲的网文,感动过不少粉丝。后来,为了表达对父母的兼爱,彰显不偏不倚的公正立场,他一直想写写90岁谢世的父亲,却迟迟未能动笔。究其原因,主要因为老爹性格太复杂,让老白心情很纠结,难以用一个简单明了的词刻画准确,要写恐怕就得写本大书,这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做完的事。尤其是碍于中国传统孝文化,很多话不太好说,说了怕旁人骂他是逆子。
直到有一天,酷爱读书的老白,看了美国两党“驴象之争”的出处,以及当红作家、人称“驴大仙”刘亮程的作品集(但愿刘老师别看到这篇戏谑网文),顿感脑洞大开,自觉总算找到了那个踏破铁鞋无觅处的准词——驴,也就是用驴来形容他的亲爹,本文简称为驴爹。
倘有人因十二生肖里没属驴的,便随意指责老白给老爹起外号,是不忠不孝大逆不道,那实在是天大的误解。至少,他仍健在的八十多岁的老母可以作证,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孝子。
一
还是从猴子变人说起吧。
美国民主党选用驴子为标志,这一传统可追溯至1828年。当时第7任总统杰克逊被竞选对手嘲讽为“公驴”,杰克逊则巧妙利用这一情境,干脆将驴子形象印上竞选海报,赋予其谦虚、亲切的象征意义。
偏偏美国有个比驴还聪明的漫画家——纳斯特,热衷于通过创作政治讽刺画提升个人知名度。1874年他在《哈勃周刊》发表一幅画作:将民主党描绘成一头驴,而共和党则化身为大象,象征两党的政治博弈。1880年,驴子形象被正式采纳为民主党的象征,并被赋予谦虚、亲切、聪明、勇敢和可爱的象征意义,后被大众广泛接受。共和党则以大象为徽标,象征安全和稳重。这便是沿用至今的“驴象之争”说。
其实,万事皆一斧双刃、一体两面,驴也不例外。中国人很讲辩证法,说话终归更客观在理些。在国学命理与传统文化中,驴的性格特点就像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富有多维度多层面文化内涵,如吃苦耐劳、聪明伶俐、倔强固执、敏感警觉等。没错,任何性格特点,于特定情况下可能是优点,于另外情况下则可能是缺点。
驴以倔强著称,就是东北方言里说的驴脾气。一旦驴认定某件事,就会固执地坚持下去,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不轻易放弃。驴很机警聪明,一对扇形大耳朵,总是雷达般时刻捕捉着周围声音,一有风吹草动就会立马警觉起来。最新研究表明,驴的智商在家畜中居首(相当于7岁儿童)。农场实践中,驴护卫羊群的安全系数比牧羊犬高18%。
网络搜索表明,与驴相关的成语典故、谚语俗语,虽数量不多,有一点却很可注意,就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贬义词,与带有赞许意味的褒义词,以及无涉道德评价的中性词,数量不分伯仲,大致相当。
褒义词如谚语“天上龙肉,地上驴肉”,便是通过类比神话生物,突显驴肉之美味。再如“中华名小吃”之一、北京“驴打滚”,又称豆面糕,因其最后制作工序撒上的黄豆粉,犹如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黄土而得名。据说经常食之,有助于健脾益胃、促进排尿、缓解肿胀,还有通气除烦的功效。这无疑是驴启迪人类智慧的铁证,当然得算驴干的好事。还有“卸磨杀驴”,便是对驴生平丰功伟绩的充分肯定,和对主人残忍不公的猛烈抨击。就是说,在忠诚厚道等品行方面,有的人远不如驴。
贬义词如“黔驴技穷”,比喻人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再无它法。又如“博士买驴”,说的是古代一位博士(古代学官名)买驴,写了三纸契约,却始终没提一个“驴”字,全是无关废话。借以讽刺人说话或写文章冗长啰嗦,抓不住重点。
中性词如“父子抬驴”的寓言故事,意在讽刺人没有主见、盲目听从他人意见,最终无所适从的行为。其中讲评的全是人,驴于其中不过一个道具而已,换成猪马牛羊也一样。还有“驴嘴不对马唇”,意指答非所问、思维混乱。批评的也是人,无涉对驴的道德评价。因为驴嘴当然对不上马唇,否则驴岂不成马了,说话岂不成一个调性了。
这一切都表明,于大千世界中,驴是个毁誉参半且颇具争议的物种。细想想,哪个物种又何尝不如此。尤其是像老白所称驴爹这样的人。
二
先说驴爹的勤劳与倔强吧。
那年代家里承包了村集体几亩地,原本很平整开阔,当地气候总体是风调雨顺。偶遇旱年,则需从仅百米远的公用水井挑水浇地,因僧多粥少有时仍用水紧张,村民偶尔还会因抢水起纠纷。
驴爹见状,驴脾气顿时上来了,炎阳之下脱光膀子,带领两个树苗大小因经常挨饿体型干瘦的儿子,以革命加拼命的大无畏精神,仅靠锨镢两大件,和一辆吱呀乱叫的破手推车,历时一周,硬生生将好端端的平地,改造成一块约15度角的坡地。与邻人地块相比,活像居家客厅地板上翘起的一块板砖。末了,又一鼓作气在地头高处,打了一眼三米多深的水井,希望旱年也可实现供水自由。
村邻们对此哭笑不得,说这块地20年租期已寿数无多,何苦如此大兴土木兴修水利工程。更有人甚至戏说,那愚公移山该改成翻地挖井。气得驴爹连连摆手:“去去去,一边晾着去。你上过几天学,还知道愚公移山呢!”就是少年老白当时也觉得,这十年八年用不上一次的大项水利工程,完全可以用起早挑几次水替代。不算经济账,不懂实干加巧干,一味出蛮力出大力,至多只能算作一头劳模驴。
最让驴爹生气上火的是,工程竣工后,首次也是承包期内唯一一次启用水井不久,便惹出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他那个喜欢偷奸耍滑蹿头蹿脑的侄子,一次居然借着夜色掩护,偷偷撬开铁丝网缠成的井盖,就近给自家取水浇地。是可忍,孰不可忍!被驴爹抓了现行后,侄子为免受皮肉之苦,挣脱逃跑时竟将伯父一把推翻在地。此事传开,自然丢了长辈驴爹的大脸,进而导致严重后果,从此两人这辈子再没说话。
有事后诸葛提醒驴爹,当初如联合侄子一起施工共享水井,不就两全其美了。驴爹则振振有词,只一句响亮口号便把对方给噎住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样可以自给自足、丰衣足食。说来也是,驴干起活来,很可能也是这么想的:只求单干,不求合作。
三
再说驴爹的聪明与机警。
驴爹一辈子贫困潦倒,日常家用捉襟见肘。即如此,家里的那点财政大权,他总是攥得紧紧的。曾有好事乡邻街头乘凉时,劝他移风易俗尊重女权,说让老伴管钱日子可能会好起来。这位一贯在外待人好、回家凶老婆的驴爹听了,颇不以为然。凭着当年在部队读书识字得来的“高学历”,他急中生智:“我是很想让她管钱,可她既不认字,也不识数,哪里分得清大小毛。”
话音刚落,老伴曾经的同学挺身而出打抱不平:“净扯淡!人家高小毕业成绩好着呢。不信,你拿几张百元大钞送她,看她会不会花。”此语一出,驴爹先是嘿嘿傻笑一番,然后驴嘴不对马唇岔开话题,环顾左右而言它。
故事到此还没完呢。老白打小喜欢文史哲,忌怕数理化。上小学当课代表收作业本费,二十几个人总共不到十块钱,他总也数不对,结果难免自己掏腰包,垫上那少算的三角两毛的。成家立业后,老学究的他扬长避短,每月工资一发,准时足额上交老婆,如此小日子过得还算人五人六。
谁承想,这个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学究老白,仅仅根据身边有限经验——说到底主要是他驴爹一生管钱一生贫困的家庭实情,居然在朋友聚餐时,公然声称自己发现了一条真理:据我多年观察,一个家庭大凡女人管钱,日子大都过得不赖;若是男人管钱,日子大都过得很菜。
简直太不知天高地厚了,难道真理那么容易发现吗?被视为疯子的老白这个多少以偏概全挂一漏万的说法,直气得现场两个出门不报告、回家钱不交的主,声言要与他断交。其中一个反驳道,当年如果不是陆小曼管钱,徐志摩何须四处兼职讲课挣外快,最后恐怕也不至于坠机身亡。亏你老白还是个读书人!算了算了,道不同不相为谋。很显然,在这两位金主眼里,是驴爹不善钻营挣钱和持家理财的窝囊做派,误导了老白的认知。
老话说得好,聪明反被聪明误,痴呆反享痴呆福。村里有个大户人家,子女都在城里上班,隔三岔五会接老人进城小住,自然让不少乡民心生羡慕嫉妒恨。有次人家身为小老板的儿子,回村接他父亲进城时路遇驴爹,便礼节性地客气了一句,请他一块进城给老人做伴。驴爹竟信以为真,真的上车跟人家去了。其间,可能因为小酒喝得挺顺溜,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驴爹竟主动端起酒杯说:“也巧,今天正好我过生日。来,走一个!”
事隔半年,驴爹竟又经不住人家客套,再次陪对方老人进城。微醺后,又说今天正好过生日,再喝一杯。直到有一天,大腹便便的小老板碰见探亲回乡的老白,无意间随口问道:你爹到底有几个生日?还说曾当面问过老人,自恃聪明的驴爹张口就来:两个,一个阳历一个阴历,人皆如此。可令小老板想不通的是,这阳历和阴历生日之间,能差半年吗?
老白听罢,也不知该生谁的气,反正回家后三下五除二,便将这个同村小老板拉黑了。哼!亏你还是个小老板,怎能拿酒话当真。再说,俺爹再驴,也轮不到外人说三道四。家丑岂可外扬!真是的。
唉!驴爹啊,驴爹!就是驴叫也该换个花腔吧。
四
需要指出的是,东北方言里的“驴脾气”,可不单指人脾气犟,还包括暴脾气、怪体性、喜怒无常等意味。
大作家刘亮程自诩是通驴性的人——驴大仙的桂冠的确非他莫属,在有关驴的描写中,动辄把人与驴写穿帮了,以至有时竟不知究竟自己是驴,抑或驴是自己,活像当年庄公梦蝶。在诸多相关描述中,令老白印象最深的是:人骑在驴上,驴的声音却骑在人的声音之上,连天接地,惊天动地。任谁看了这些都不得不承认,驴真的好牛!驴大仙发现的这些道道,才叫真理呢。不服不行!
身为北方人的老白称己爹为驴爹,其实就包括老爹声音大、嗓门高,有着干柴烈火般非比寻常的暴脾气,一年不耍几次大脾气,便好像活不成似的。比如自己住院了,女儿如果去看望晚了,或者到点没给端水吃药,即便病再重他也会即刻蹦起来,站在颤悠悠的病床上,头顶白花花的天花板,驴似地引吭怒吼,慷慨大度地请病友和家属免费看了场狗血剧。有时骂急眼了,喝农药跳水库的事也曾干过。好在命硬又或许多少掺杂演的成分,反正每次都挺过来了。
类似的狗血剧,经乡下好八卦者线下转播后,使剧中主角驴爹早于网红时代数十年,便成了十里八乡街谈巷议的网红驴。而每一次剧情上演,自然也让身在异地鞭长莫及的老白,脸部不再纯白,而是红一阵白一阵,徒增烦恼而又万般无奈。
大老白4岁的哥哥,生性懦弱,加上早年学业成绩不佳,小时候没少挨驴爹的铁砂掌。直到成家二十多年后,七十多岁的驴爹,因为点鸡毛蒜皮的事,竟敢登门打砸哥嫂家的锅碗瓢盆,按都按不住。面对110警察,驴爹掏出早已泛黄卷边的上世纪50年代的兵役证,又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讲到自力更生丰衣足食,慷慨陈词,百般罗列哥哥少小不争、青年拉胯、壮年啃老的某些似是而非的证据,直听得两名年轻警察一脸蒙圈。无奈,只好双方各打五十大板,三言两语疏导一通后,便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果断撤离。
前些年,村里统一组织打疫苗。驴爹带着老伴来到大队部院里,那里早有村民排成数列。驴爹就近站在一队,老伴因碰见熟人便站到了另一队。打完针回家的路上,机警的驴爹显然不高兴了,非得各自从不同的胡同往回走。
当晚半夜时分,驴爹一觉醒来,咂摸起白天这档事,顿觉气不打一处来。于是乎,他叫醒老伴询问是咋回事,说家不和外人欺,夫妻不站在一起,会让人觉得老两口不和睦,也让他丢面子。老伴没学过辩证法和心理学,自然说不出个所以然。此后,驴爹居然连续几晚唠叨这同一件事,就是不让老伴睡觉。老伴实在不堪忍受半夜驴叫之苦,那天清晨一大早,便跌跌撞撞地跑到同村大儿子家避难,一连数周不敢回家。
按理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革命道理,大致也适用于婚姻家庭。老妈为何不反抗呢?对此,老白作了如下解释:正如老爹本属猪却不像猪,而是拥有驴脾气一样,老妈本属猴,身上却没半点猴子的机灵和勇敢,平时沉默寡言温顺老实,遇事一味恬退隐忍与世无争,像极了鲁迅小说《祝福》里的祥林嫂。基于此,和驴爹称谓对应的,老白习惯于将慈爱、坚韧、善良的猴妈,尊称为羊妈。唉!在老白家里,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全乱套了。
老白说的自然也不无道理,这的确不能全怪老妈。羊妈出身贫寒家徒四壁,父亲英年早逝。身为家中老大的羊妈,刚满18岁就经人介绍嫁给了大她9岁刚刚退伍返乡的老公。可以说,一开始绵羊就掉进狼圈里,以羊微薄之力如何对抗得了虎狼之辈。虽说羊妈家里兄弟姊妹七八个,但仅有的两个弟弟个头矮小,且和羊妈的大儿子一样性格懦弱,难以抗衡身高马大豪横强势的驴爹,进而无法为羊妈撑腰打气。
尽管在明眼人眼里,当年这门亲事与其说是梨花海棠交,不如说是虎狼绵羊交。然而,提及羊妈种种噩梦般的不堪经历,一心护爹旨在维护家庭荣誉的老白,总是想方设法帮驴爹找理由打圆场。对于爹妈这场婚姻,他同样自有一番高论,令人听来瞠目结舌。
老白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这大概就是前世今生的缘分或运命。家有如此驴爹,老两口依然风风雨雨同舟共济阔步走过62年,虽然其间短暂分居过(如前述跑到同村大儿子家避难数周),却从未闹过离婚。换作当下任何人,特别是那些动辄喜欢闹离婚的年轻人,谁也不能不打心眼里佩服有加。至于人家效仿不效仿驴爹羊妈能将就则将就的包容大度,那是另回事。言外之意,他那可爱又可怜的驴爹羊妈,仿佛无可争议地创造了一个吉尼斯世界纪录,甚或应入选年度中国好人榜。
唉!老白呀老白,你是真糊涂呢,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呢。
五
要问驴爹为何如此驴,恐怕还得从他的准孤儿经历说起。
驴爹的父亲同样英年早逝,8岁时他跟随母亲远嫁他乡。因不堪忍受继父虐待,不久便离家出走,为方圆百里的乡亲放牛放羊,自然少不了忍饥挨饿备受欺凌,心里留下的阴影定会不少。至于当时他到底放过驴没有,现已无从考证,从身染浓重的驴脾气推定,大概率应该放过。
18岁许,一心要重塑命运的他跑出去当兵。几年后作为一名积极分子,他义无反顾带头响应国家号召返乡支农,成为一个裸奔式的地道庄稼汉。当时新中国尚无健全完善的退役安置政策,而那些平时表现大不如他,只因选择留队磨蹭等待观望的同期战友,后来大都赶上了好政策,不仅退役时有抚恤补助金,孩子还可接班进城工作。近年来,年满60岁的农村籍退役老兵普遍享受生活补助。新时代新政策,东风吹来,驴爹却驾鹤西去无缘领受。
总而言之,一生稀里哗啦丢盔卸甲的驴爹,生前总觉自己时运不济怀才不遇,内心多有酸楚与不甘。外部世界太过强大,争强好胜的他无可奈何。于是,难免将一生的怨气倾泻到老婆孩子身上。这大概就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所说的自卑与抗争、扭曲与叛逆、炫耀与补偿吧。
倘用“驴大仙”刘亮程的观点解读,似乎更为生动准确:驴是你和世界间的一个可靠参照物,它平衡了你的生活。当你活得不如人时,看看身边的驴,心情也就好过多了。跟驴比时,要么把驴当成别人,要么把自己当成驴。对老白家来说,人爹变驴爹,可能就是这样炼成的吧:他本想把别人当成驴,不经意间却更多地将自己变成了驴。
当然,一个人当下的性格呈现,其根源究竟源自遗传基因,还是源自环境和经历;倘若两者兼而有之,各自的比重又是多少?如此深奥玄妙的问题眼下尚无科学定论,学究老白虽然也经常思考并有些个人体会,却因担心像上次在朋友圈宣示夫妻管钱优劣论那样,会招致不良后果,所以他从未敢贸然将这些个人体会对外宣示为真理。老白心里笃信的是:性格决定命运,心态决定状态。
是啊,倘若将驴爹性格简单归因于环境决定论,那他分明在放牛放羊,却为何没染上牛脾气羊脾气,偏偏只染上驴脾气;如果将其简单归因于基因决定论,那无异于在骂祖宗甚至是在骂自己。至于两者兼而有之各自的比重,可能只有上帝才知道吧。
苏格拉底曾结合个人婚姻经历,谆谆告诫世人:一定要结婚。如果你娶了一个好妻子,你就会很幸福;如果娶了一个悍妇,你就会成为哲学家。至于女人嫁给不同的男人,又会是怎样的结局,只可惜苏格拉底人生有限,没来得及说。对此,老白依据自己家庭经历,效仿苏翁的思路和口吻,得出的结论是:猴妈如果嫁给一个马爹,猴妈就会成为象妈;如果嫁给一个驴爹,猴妈就会成为羊妈。
平心而论,老白的这一推断,较之那个争议较大的夫妻管钱优劣论,还算比较接近真理,老白也因此更接近成为哲学家。但谁也不敢轻言这就是真理本身,同样不敢轻言老白就是哲学家。还是那句老话:如果真理那么容易发现,岂不人人都成了苏格拉底。想得美!
带着些许新疆口音、说起驴来滔滔不绝的“驴大仙”还说:一个人只有通了驴性,方能一通百通,更通晓人性。不妨站在驴一边想想人,再回过头站在人一边想想驴。两回事搁在一块想久了,就变成一回事——驴的事也成了人的事,人的事也成了驴的事。实际上,生活的处境常把人畜搅得难分彼此。
“其实,驴大仙只说对了一半,人和驴断然不全是一回事。”老白边看刘亮程的文章边评论说,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想必是传承了众生那些优秀属性,当然包括驴在内。正如现实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带有驴脾气——不论是好脾气还是坏脾气,但人任何时候又不能完全像驴那样,倔强任性、肆意而为。因为人求进化,驴拒绝进化。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明显标志。
的确,千百年来人类发明使用了无数奇奇怪怪的新玩意,而驴千万年却一直在重复拉磨驮货中。故此,人生倘有来世,下辈子最好还是别做驴的好。对老白的父亲如此,对芸芸众生亦然。
逝者为大,亲情永在!愿老白亲爱的父亲,九泉之下、天堂之上,忘却人间忧烦,得享灵魂安宁!
作者简介:方殊音,资深媒体人,央媒高级编辑,文化学者。在主耕新闻写作的同时,于小说散文、杂文随笔、诗歌歌词创作等领域也多有涉猎,并发表相关作品百余篇。